校园首页 资源平台
听特级教师讲物理——吴剑
发布日期:2019-06-06 10:22:49   发布人:实验中学(西)   

听特级教师讲物理

        ——读《师道匠心》有感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  吴剑

在这个悠长的假期,慵懒的过着生活;一次不经意间,偶然看到了静静躺在角落的这本书《师道匠心特级教师给学生、家长和教师的60堂公开课》,随手翻了下,开篇是于漪老师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于漪老师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艰难处境担忧,分析了当今社会急功近利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冲击;于老师通过从汉字的形成、发展历程、地域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汉字之美,指出了日常教学实践中干扰语文教学的几个负面作用,引经据典,痛陈利弊。看完之后,我这个青年教师心中冒出三个字:接地气!

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气质”:贴近实际教学,没有空话套话。在这样一股“原动力”的驱使下,让我这个几年都难得看完一本书的人竟然看完了这整本书。

细细回味整本书,我对自己从教物理学科的四位特级教师的文章感受颇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一、物理之源兴趣

王铁桦老师提出我们为何要学习物理?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还是为了上一个好学校?或者是其他原因?王老师文中提到他最喜爱的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说过:“研究物理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奖章和奖金,而是为了它好玩,为了一种纯粹的发现的快乐探索自然如何运作,什么使它如此精确。”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原动力”吗?!其实在我们身边万事万物都和物理发生着联系,那些让我们感到神奇的事物外表下,隐藏着的是物理的规律、物理的变化。当我们想要揭示事物本质的时候,我们便有了探究物理之源兴趣。

而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的统一,主体的体现就是激发和维持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更有效、更持久的进行物理学习。

在自己日常教学中,以《光的折射》为例,通过创设情境:在投影仪下放置一个脸盆,脸盆的底部黏了一张卡片,写有“光的折射”四个字,调整投影仪的角度刚好使得屏幕上看不到这四个字。然后我慢慢倒入水直至装满,在这个过程中,脸盆底部“光的折射”四个字慢慢出现在屏幕上,引得同学一片惊呼。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较之传统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原动力”。

二、物理之美变化

常生龙老师提出物理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简洁美与深刻美、统一美与奇异美、模型美与和谐美、状态美与过程美、结构美与对称美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经典的应该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它就体现了一种变化和发展。在2000多年前,人们发现如果一直推物体,它就会持续动起来;如果不去推物体,它就永远不会动起来。这种“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的现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归结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直到16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驳倒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的观点,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后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比较完整的提出:“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以同一速度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因素阻碍或偏离为止”。在肯定伽利略观点的同时补充了惯性的部分。而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揭才示了运动和力之间的实质关系。这一个个模型的建立、观点的修正,推动着人们对运动和力认识的不断深入,体现了物理模型美与和谐美。

三、物理之本方法

倪闽景和陈奕两位老师都讲到了物理学习更应该注重方法。两位特级教师说的方法更偏向于是学生学的方法,因为得其法方能得其道。但是我们还是经常会听到有同学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在问这个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这里所说的方法还可以是教的方法。就初中物理而言,我们反复强调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概念性的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自己融会贯通;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理解概念性的知识?其实这就要求老师在教的时候注重方法,要多考虑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初二第四单元的《机械功》为例,机械功是一种很抽象、很概念性的东西,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呢?如果照本宣科,同学们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同学已经能够利用机械功的公式做题目,但却还不知道机械功是什么?这就是由于没有遵循知识点形成的过程。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挖掘机械功这一知识点形成的历史,发现早期人们由于无法衡量在生产、生活中贡献的多少,在19世纪的时候由法国的数学家科里奥利提出“机械功”这一概念。因此在这一节课的情景引入中,我们有意加入了“比较大小和尚搬运砖块贡献大小”的问题:大和尚用的力F较大,小和尚用的力F较小;大和尚向上搬砖的距离S较小,小和尚向上搬砖的距离S较长,通过同学间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引出“机械功”这一概念,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认识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都是有“历史”和“故事”的。

读书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也完善了我的教学思想。只有在不断读书、学习中才能让人保持不断的进步。我们要读书,更好读“好”书,因为读书可以让一名教师保持不断的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积累创造性思维的资本。

分享到:
相关信息